11月21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最后8個未脫貧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甘肅全省75個貧困縣已全部摘帽退出。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之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更是謀劃“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習近平同志指出,脫貧攻堅講的是政治、干的是民生、體現的是大局、反映的是黨性。各級黨委和政府務必保持攻堅態勢,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在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作為全國全省典型的“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甘肅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緊緊抓住國家傾斜支持“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歷史機遇,立足州情實際,以環境革命為引領,以和諧穩定為基石,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全州8縣市提前一年實現脫貧摘帽,甘南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走出了一條具有時代特征、甘南特色的脫貧之路,贏得了全國脫貧攻堅普查群眾滿意度為100%、位居全省第一的優異成績。2019年,累計投資156億元,惠及10.9萬戶48.9萬農牧民群眾的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被黨中央、國務院作為甘肅省改革開放40周年唯一成功典型在全國宣傳。甘南州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滿意度、群眾對政法部門的滿意度均居全省第一。世界旅游聯盟發布的2018--2020年100個“旅游減貧案例”中甘南州共有三個,是甘肅省唯一入選的市州,也在全國首屈一指。
正如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州委書記俞成輝所說:“時間是最偉大的舵手,它既能以亙古不變的永恒讓大地萬物生生不息,又能讓時空不斷的定格在某些片斷讓歲月流光溢彩。”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個時代和歷史的見證者、親歷者、踐行者和參與者,特別是州縣市黨政主要領導和全州各級各部門在脫貧攻堅這場偉大戰役中殫精竭慮、攻堅克難,團結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勠力同心、砥礪奮進,奪取了脫貧攻堅戰役的偉大勝利。
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站在“兩個一百年”交匯點的重大歷史時刻,讓我們在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始終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深化全域旅游無垃圾示范區和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積極創建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著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培育壯大文化旅游產業,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努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甘南。脫貧攻堅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和新奮斗的起點。從今天起,本臺推出大型訪談類欄目“回眸與展望——一把手談扶貧”,重點邀請全州各縣市黨政一把手談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好經驗、好做法,謀劃“十四五”規劃和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思路和舉措。
今天推出第五期決勝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專訪甘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迭部縣委書記仁青東珠
迭部古稱“疊州”,藏語意為“大拇指”,相傳是被山神用大拇指“摁”開的地方,地處秦嶺西延岷山、迭山山系之間的高山峽谷之中,總面積五千多平方公里,人口5.6萬人,是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近年來,迭部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最大民生工程、最大發展機遇,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緊盯“鄉村振興”重大機遇,堅持基礎建設、公共服務、產業培育、兜底保障等多種措施協同聯動,確保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扎實開展。2018年迭部實現整縣脫貧摘帽,全縣22個貧困村全面實現水、電、路、網、合作社全覆蓋,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底的34.44%下降到2020年底的0%,真正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脫貧攻堅圓滿收官。今天我們走進迭部,對話甘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迭部縣委書記仁青東珠。
甘南廣播電視臺彭程:仁書記您好!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最重要是人民群眾切身感受變化,得到實惠、享發展成果,那么迭部縣通過哪些措施和做法來實現脫貧攻堅既定目標,真正把發展“紅利”裝進老百姓口袋?
州人民政府副州長迭部縣委書記仁青東珠:好的,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英明領導下,我們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搶抓國家支持“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重大利好,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目標,把增加群眾收入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攻方向和治本之策,建設了一批群眾參與度高的示范性產業,基本做到了村村有增收產業、戶戶有致富項目。資金支持方面,今年我們整合涉農資金2.22億元,全部用于發展農業生產項目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鄉村面貌得到了明顯改善。農牧產業方面,落實到戶產業扶貧資金4400多萬元,大力扶持培育蕨麻豬、經濟林果、叢林藏雞、藏中藥材等特色產業,重點打造規;、標準化基地建設,完善市場營銷體系,推進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方面,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州復工復產各項部署要求,輸轉城鄉富余勞動力6380人,創勞務經濟收入達1億多元;扶持建了15家扶貧車間,吸納就近、就地、就業人數300余人(其中建檔立戶為190余人),新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52個,目前所有崗位人員均在崗就業。文化旅游方面,全力抓好鄉村旅游這個群眾脫貧致富的新引擎,鼓勵引導群眾通過發展農家樂、參與旅游服務、開發旅游產品等途徑,實現增收致富和美麗鄉村的雙贏,使鄉村整體面貌實現了革命性提升。通過不懈努力,迭部縣于2018年實現整縣脫貧摘帽,目前全縣所有貧困村、貧困戶各項脫貧指標均達到退出標準,做到了不漏一戶、不落一人,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決定性成效,為“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良好開局打下了堅實基礎。
甘南廣播電視臺彭程:健康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戰役,是“兩不愁三保障”重要任務之一,那么,迭部縣為全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夯實健康基礎方面做了哪些重要工作?
州人民政府副州長迭部縣委書記仁青東珠: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進行統籌謀劃,將“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升為國家整體戰略,我們緊緊圍繞讓貧困群眾“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盡量少生病”的目標,全力加大健康扶貧保障體系建設,全面提升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服務能力,高度重視老、幼、婦、殘等重點人群,有針對性對重大疾病、突發病、慢性病等實施干預防控,推進疾病治療向健康管理轉變,不斷提高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全面提升貧困人口健康水平。同時,嚴格落實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州級統籌政策,實現了參;颊呷巳思皶r享受醫保待遇。目前,全縣國家規定大病救治病種患者、慢病患者和重病患者救治率均為100%,2020年全縣城鄉居民參保率達98%以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率達100%,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全覆蓋。城鄉居民“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即時結算、貧困人口參保資助金、村級衛生室即時結報等各項政策全面落實,較好地解決了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為提升脫貧成效、實現全面小康提供了堅強有力的健康保障。
甘南廣播電視臺彭程:綠色迭部在甘南乃至全國有著極其重要的生態地位,接下來,迭部要如何進一步推動綠色發展,共享生態文明?
州人民政府副州長迭部縣委書記仁青東珠: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這個最高榮譽,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始終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到基礎設施建設、空間布局優化、特色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各個領域。首先,要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依托天然林保護、公益林建設、退耕還林還草、造林綠化、水土保持、環境整治、資源管護、土地整治、生態補償、地質災害防治等重點生態工程,加大生態保護與修復力度,促進農牧民群眾在生態文明保護與建設中穩定增收致富,全力推動縣域經濟綠色持續發展。其次,要縱深推進環境革命,強力推進環境綜合整治百日風暴行動,堅持“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發揚奮勇爭先、不甘落后的奮斗精神,科學謀劃、轉危為機的超前意識,勇于創新、敢于破題的堅定態度,篤定前行、真抓實干的過硬作風,全力做好人畜分離改變陳規陋習,做好柴草分離杜絕安全隱患、定好村規民約營造文明鄉風,全面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第三,要全力打造宜居家園。近幾年,我們投資11.57億元在全縣打造了149個生態文明小康村,投資1.3億元打造了3個文化旅游標桿村、14個旅游專業村,使鄉村整體面貌實現了質的飛躍。下一步,我們將以文化旅游“一十百千萬”工程為牽引和平臺,用長遠的眼光、超前的意識、開闊的視野、拼搏的精神,集中力量建設一批高質量、精品化的鄉村旅游標桿村和專業村,在提升服務管理水平、創新運營模式、豐富業態布局、優化體驗項目、加大品牌宣傳上下足功夫,形成田園鄉村與現代城鎮各具特色、交相輝映的城鄉發展新業態,真正讓特色鄉村成為迭部精彩綻放、華麗轉身的新支點。
甘南廣播電視臺彭程:迭部是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也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同時作為全州生態文化旅游資源擁有量最多元的縣域,迭部縣在取得脫貧攻堅勝利后,將如何銜接和推進鄉村振興?
州人民政府副州長迭部縣委書記仁青東珠:習近平同志今年3月份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要針對主要矛盾的變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統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建立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體制機制。”接下來要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我們必須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持續發揚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的韌勁和擔當,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努力走出一條具有迭部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具體來說,就是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抓好當前重點工作與鄉村振興政策銜接、發展銜接和服務銜接,形成聚合力,出好組合拳,堅決打通阻礙脫貧攻堅的各種“壁壘”,鞏固擴大脫貧攻堅成果,為鄉村振興打牢基礎。一要健全機制抓政策銜接。把握好“十四五”規劃、國土空間規劃、鄉村振興規劃等一系列規劃編制的政策機遇,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認真研究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和項目保障。要用好用活脫貧攻堅工作中形成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通過建立健全責任體系、監督體系、考核評估體系等制度體系,建立鞏固脫貧成果、豐富鄉村振興內涵的長效工作機制。二要緊扣產業抓發展銜接。緊緊圍繞文化旅游業、現代農牧業、引導農牧民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綠色發展。依托扎尕那農林牧復合系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品牌,大力發展以蕨麻豬、叢林藏雞、經濟林果為主的無污染、無公害、無添加的綠色有機農特產品,讓“全域無垃圾、全域無塑料、全域無農藥、全域無化肥、全域無污染”為綠色產品走向世界提供綠色認證。依托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品牌,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文明小康村兩大提升工程為引領,在加大生態保護與修復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生態旅游、鄉村旅游,讓各地游客盡情感受“森林之城·綠色迭部”的內涵與魅力,讓“中國的臘子口·世界的扎尕那”文化旅游品牌享譽全國、名揚世界,讓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成果惠及全縣人民。依托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品牌,打好文化牌、民俗牌和特色牌,以扎尕那生態旅游養生特色小鎮為龍頭,這是2018年蘭洽會簽約的全省重點旅游招商引資項目,于今年9月9日正式開工建設,總投資約28億元,分旅游小鎮、生態康養社區、扎尕那景區門戶服務區三個片區,建成后將會形成集生態旅游、藏醫藥康養、特色小鎮加養生田園綜合體的復合型新模式。同時,以白龍江沿線景觀帶為支撐,大力發展休閑養生產業,為縱深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產業基礎。三要優化環境抓服務銜接。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布局和脫貧攻堅中探索出的經驗做法,持續深入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提升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根本利益,讓廣大人民群眾在共建共享中增強獲得感和幸福感。

甘南臺:張正同 趙文俊 彭程 景學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