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如畫來
◎張繼元



六月的舟曲,太陽熱情地揮灑著陽光,天空激動地撇去“萬里愁云”,大地綻開了笑顏。峰迭鎮布迪行政村,山青水秀,環境優美,村莊內一排排新建的房舍整齊漂亮,房前屋后綠樹成蔭,呼吸著陣陣花香,沉醉在這美麗的鄉村山水畫當中。
6月17日這天,在布迪行政村按照當地傳統習俗,村民們舉行插箭活動。天還未亮,布迪行政村的許多群眾身著漂亮的民族服裝,帶著事先準備好的箭桿和煨桑用料等,爬到村子的“山神”山頂,在朝陽升起中,按照傳統習俗,舉行插箭活動的各項儀式。
插箭儀式上,桑臺中冒起滾滾濃煙,隨之眾人便爭先恐后地往桑臺上添加各自帶來的柏樹枝和桑籽,成捆的柏樹枝在熊熊烈火爆出噼哩啪啦的聲響,群眾們人們呼喊著的祭祀誦詞,大把的“龍達” 拋向空中。 頓時,天上地下飄動著一片白茫茫的紙片,猶如萬馬奔騰,給神靈帶去了人們虔誠的祝愿,表示對山神的崇敬,也祈求吉祥降臨鄉村。隨之群眾手中高舉神箭按順時針方向緩緩繞桑臺轉起“過拉”,小心翼翼的將神箭插入垛內。 箭垛呈圓形,多少年來聚集的神箭,看上去顯得極為神圣和壯觀。
插箭節是藏族獨特的民俗活動之一,活動一般在各村落附近的最高的山上舉行,寓意是在離天最近的地方,將戰爭時使用的武器交給天神,以祈求風調雨順,四季平安,參加者都是男性,以祈求風調雨順,四季平安。插箭過程中整個儀式活動不但籠罩著神圣莊重的宗教色彩。
插箭儀式結束,全村男女老少,身著節日盛裝,齊聚在山腰的一處平地,大家跳舞,祝酒、祝福,歌聲迭宕山間,集體輕歌漫舞,相互祝福。舞蹈主要以“擺陣舞”,“多地舞”為主。在音樂伴奏下,群眾們上身著多層繡花彩裙,外套的坎肩上掛著鑲有珍珠瑪瑙的銀盤;下穿彩綢褲,小腿扎著裹腿布,腳蹬繡花鞋,踏著“嗆———嗆”、“嗆———嗆”的馬鈴聲的節奏,唱著傳統民歌,手拉著手,繞場一圈一圈地跳舞。此時此刻,藍天白云下,整個山野歌聲回蕩。山崖上、大樹旁,里三層外三層站滿了觀看舞蹈的藏族男女老少。那一個個專注的神情,一張張歡樂的笑臉告訴人們,這是鄉村最生動最感人的舞蹈,也是藏家兒女最美好最得意的形象展示!
多地舞是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第一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它是一種十分原始古樸的民族舞蹈,流傳于我州舟曲縣,是當地藏族群眾在節日、祭祀、喜慶、民俗活動或閑暇娛樂時的原生態舞蹈,在舟曲縣藏族村寨代代相傳,千年不衰,因地域不同,其形式、風格多樣,種類繁多。根據表現形式和地域特征,“多地舞”又分為賴薩朵迪、格班多地、貢邊多地、薩熱多地、姜拉多地、瑪西多地、朱瑪多地、突谷多地等十多種,每種舞蹈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意義;拘问绞谴蠹疫B臂或牽手,圍成圓圈挪步踏歌,說唱起舞,可以在家里跳,也可以在場院、田野、森林、草地里跳,參加人數少則七、八人,多則上千人,表演者為女性,年長者帶領年幼者,服裝必須是傳統款式,服飾色彩隨意搭配,特別講究頭飾、胸飾、發飾。說唱內容以歌頌、祝福為主。
|